為什么混凝土會出現起灰現象?
混凝土常會出現表面“起砂”“起灰”等現象。雖然混凝土表面的“起砂”并不影響其抗壓強度等級,但會嚴重破壞混凝土路面或樓面的耐磨性、抗?jié)B性、美觀性與長期耐久壽命,對工程質量不利,如果長期不治理的話還會出現面層缺損、露骨料等現象。
混凝土起砂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:
水灰比過大。
水泥標號過低,或是水泥變質,如受潮結塊。
砂子的粒度過細,拌和時需水量大,導致水灰比加大,強度降低。
砂子含泥量高,影響水泥與砂子的粘結力。
施工過程中的過分振搗,導致混凝土表面水灰比過大。
壓光過早或過遲或壓光過遲。
未刮去表面多余泌水。
灑干拌1:2-1:2.5體積比的水泥砂去除多余泌水時,未灑均勻或是水泥砂未拌和均勻。
混凝土還沒有完全硬化前就灑水養(yǎng)護,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增大,強度降低。
灑水養(yǎng)護不及時、太陽暴曬或養(yǎng)護溫度過高(如冬季過度烘烤)導致混凝土表面大量失水,得不到充分水化。
表面未達到一定的強度就上人、上物、上車作業(yè),破壞了水泥硬膜。
低溫下施工,早期表面受凍。
針對混凝土起砂現象,我們可以選擇以下幾種預防措施:
嚴格控制水灰比。
掌握好面層的壓光時間、水泥地面的壓光一般不應少于三遍。
水泥地面壓光后,應根據氣溫情況,一般在一晝夜后進行灑水養(yǎng)護或用草簾、鋸沫覆蓋后灑水養(yǎng)護。
合理安排施工流向,避免上人過早,水泥地面應盡量安排在墻面、天花板的粉刷等裝飾工程完工后進行。
在低溫條件下抹水泥地面,應防止早期受凍。
水泥宜采用早期強度較高的普通硅酸鹽水泥。
采用無砂水泥地面,面層拌合物內不用砂,這種地面壓光后,一般不起砂,必要時還可以磨光。